会员登录  |  我要入会  |  中文  |  English
聚焦数学前沿,赋能专业选择:2025年度“走近大学—应用数学与统计系列网络科普讲座”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7-08 09:38      分享:

2025年6月16日至7月2日,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联合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精心策划的2025年度“走近大学——应用数学与统计系列网络科普讲座”圆满收官。本次活动紧密围绕高考毕业生专业选择需求,以数学和统计科普为核心,搭建起学科知识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数学教育与知识传播领域引发广泛关注。

本次系列网络讲座共开设10场,依托腾讯会议平台进行实时直播,并在B站同步开放部分内容回放,有效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为高考毕业生、数学爱好者、在校学生及社会公众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渠道。讲座汇集了国内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倾情参与,为全国各地的观众带来了一系列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精彩报告。

1751938783216626.png

十场科普活动截图

十场讲座聚焦应用数学与统计学前沿领域:西安交通大学孟德宇教授系统介绍了机器学习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核心概念,探讨了机器学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院士指出计算是继实验、理论研究之后的第三种科学方法,系统介绍了科学计算的发展历程及其实际应用,强调数学在算法中起到重大作用,时代需要高水平的计算数学人才;香港理工大学黄坚教授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统计学的价值重构,通过各种实例展示统计分析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模型来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应对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胡旭东研究员通过生动有趣的示例,阐释数学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理论支撑的同时,人工智能如何反哺数学难题的解决,解读二者的交叉融合趋势;北京大学王汉生教授以独特视角解读统计学超越数据收集的核心价值,通过个人经历和实际案例,讲解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不确定性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方方教授立足数据爆炸的时代背景,阐述如何运用统计学思维进行数据理性分析,挖掘数据深层信息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南方科技大学荆炳义教授系统梳理人工智能从理论探索到场景落地的发展路径,探讨人工智能与统计学的关系,并提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和挑战;南开大学光炫教授通过两个关于信息的基本问题引入信息熵的定义,系统介绍了信息论的思想、发展背景、基础数学理论及应用领域等内容;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闫桂英研究员通过各种有趣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组合数学的概念内涵、应用场景及研究方法,展现组合数学的跨领域魅力;南开大学邹长亮教授剖析数智时代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的融合逻辑及职业发展前景,全面展现数学和统计学科在数字智能时代的应用场景与创新势能。

每场讲座后的互动环节,成为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观众踊跃提问,从学科发展前景到未来职业规划,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专家们耐心解答,进一步深化了观众对应用数学与统计学科的理解。

此次系列网络科普讲座的成功举办,是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在科普教育工作中的又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彰显了学会推动数学学科发展、助力数学人才培养的使命担当。未来,学会将总结活动经验,整合优质资源,创新科普形式,继续推出更多高质量科普活动,激发社会大众对数学的热爱,为数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持续注入新动力。


 

学会科普委员会供稿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B202室 电话:010-62787525 建模竞赛咨询电话:010-62781785 学会总部办公基地(长沙)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龙喜路2号星沙区块链产业园三楼 电话:0731-86207515 学会邮箱:office@csiam.org.cn
战略合作伙伴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工业与 应用数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3763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